“独角兽”概念大热:掀起科技股涨停潮
投资机会增多
“独角兽”概念,最初由种子轮基金Cowboy Ventures的创始人Aileen Lee于2013年提出,指代那些具有发展速度快、稀少、是投资者追求的目标等属性的创业企业。标准是创业十年左右,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。其中,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被称为超级“独角兽”。
以上述标准来看,小米不仅是一家“独角兽”企业,而且是一家超级“独角兽”企业。据估计,目前小米底层资产估值为540亿美元,上市后保守估计市值为1000亿美元。由此,小米也将有可能成为自2014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以来,上市规模最大的科技类公司。而截至上周五,百度市值约870.15亿美元,阿里巴巴市值约4612.34亿美元,腾讯市值4.14万亿元港币,京东市值约630.70亿美元,也就是说,小米上市后的市值,很有可能超过百度和京东,成为仅次于腾讯、阿里的中国第三大科技股。
对A股市场而言,新经济企业的参与,有助于优化A股产业结构,提升市场质量。目前A股市场仍以传统行业中的权重股为龙头,产业结构偏传统。统计显示,目前A股市场上市公司近3500家,代表新经济的高质量上市公司数量其实并不多。从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来看,仍是金融地产、工业和原材料等产业“挑大梁”,而新经济板块的体量相对瘦弱。
此前天风证券就曾表示,当前我国科技业龙头公司规模偏小,行业集中度有较大提升空间。以中美两国来比较,美国市值TOP13公司市值占行业市值的比例接近80%,而我国则不足50%。我国科技业集中度低主要表现在市值TOP3的龙头体量偏小。美股科技类龙头公司市值基本集中在500亿美元甚至1000亿美元以上区间(市值处于500-1000亿美元区间的公司共有12家,市值在100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有17家),而A股科技类上市公司市值多集中在100亿美元以下,市值在50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仅为1家。我国科技业龙头公司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。
分析人士表示,科技类龙头标的成功进入A股市场,将给A股相关行业引入新标的,注入新活力,无疑会改变当前TMT行业的固有秩序,一些近年来经过“洗牌”后无法实现产业升级的TMT上市公司将逐渐被市场所淘汰。而那些经受住了行业洗牌的公司尤其是龙头公司,也必须面对这一全新挑战。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行业优胜劣汰步伐将进一步加快,行业龙头争夺战也将会更加激烈。
科技龙头有望受益
上周在两市调整压力的背景下,创业板周涨幅达到了6.18%,而同期上证指数却出现了1.05%的跌幅。中小创走出了一轮独立行情,而“独角兽”概念的大热功不可没,指数的分化也令投资者重新燃起看多做多科技股的热情。
当前,科技进步已成为提升生产力和效率的最重要因素。去年以来,科技类股票席卷全球权益市场,成为全球最拥挤的交易,具有代表性的FAANG(Facebook、Apple、Amazon、Netflix、Google)股票组合的表现在全球主要资产表现中拔得头筹,而投资者对科技公司表现出的青睐,正是FAANG股票大涨的主要原因。据统计,2017年,全球市值TOP10企业中,有7家为科技公司,包括苹果、谷歌、微软、亚马逊、Facebook、阿里、腾讯等。截至2017年底,科技股在美股总市值占比23.3%。2017年前三季度,美股科技板块净利润贡献占比达25%。同时不难发现,龙头科技公司正在成为全球科技产业的主导者,以美国为例,美股中FAAMG(Facebook、Apple、Amazon、Microsoft、Google)市值比重已从2009年的不足2%提升至了2017年的8.5%。同样,腾讯和阿里巴巴也已成为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的TOP2,腾讯市值在港股总市值中占比达到11.8%。
中信证券指出,在全球范围科技行业龙头受到青睐的背景下,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势科技龙头将持续走强,竞争力不足的弱势公司或将进一步折价。对A股市场而言,如生物科技、云计算等领域“独角兽”IPO速度加快,将吸引更多资金,而竞争力不足的弱势公司或将因此进一步面对流动性压力而折价。此外,“独角兽”的上市亦有望对已上市科技龙头公司的估值形成支撑和提振。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而估值能力尚未充分体现的公司,也将被采用更加丰富的估值方法全面衡量公司价值。
目前,“独角兽”的整体投资回报率为7倍,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“独角兽”投资回报率高达10倍。据CBInsights测算,要想成长为“独角兽”公司平均需要花费6年时间,至少需要9500万美元的融资来帮助自己成长。
市场人士指出,其实我国内地并不缺乏全球领军的科技类企业,好题材很多,不过很多互联网企业在美国或者香港上市,缺乏好的投资标的,是此前三六零获得高溢价以及当下“独角兽”相关概念大热的关键原因。对投资者来说,把新经济企业留下来,就是把未来经济最有增长潜力和前景的板块留下来,这也将意味着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